侵入性想法是一种进入个体意识层面的想法,经常毫无预兆,其内容往往令人担忧、困扰或怪异。大多数时候它们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,但对于某些人来说,会反复纠结于这些侵入性思维,导致个体产生强烈的痛苦情绪 (Seif & Winston, 2018)。
侵入性思维的形式主要有焦虑、强迫思维、反刍三大类。在内容上大多是负面的记忆、暴力想法、性相关的想法。比如:
被细菌病毒感染,然后死亡
突然想攻击某个人
孩子突然发生某种形式的意外
在很安静的时候,突然想要大喊大叫
过往被人伤害的经历
性侵他人的冲动
事实上,大量的经验研究已经证实,有80%-90%的非临床参与者(也就是普通人)报告称具有侵入性思想,图像或冲动,其内容在许多情况下与强迫症患者报告的相似(Clark 2004; Rachman and de Silva 1978; Salkovskis and Harison 1984)。也有调查表明,侵入性思维和分离悲痛普遍存在于所有丧亲经历的人群之中。
有害的侵入性思想在许多不同的疾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,在临床中,侵入性思维最常见于强迫症和焦虑障碍的患者中,此外包括抑郁症、创伤后应激障碍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物质滥用以及多动症的患者中也会出现侵入性思维。
实验一
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中的一些人经历了思想、图像和倒叙的结合,发现评估侵入性思维的发生是很复杂的,因为它们并不总是能与其他形式的思维内容区分开来。
有一些侵入性思维可能不仅仅只是一个想法,可能参杂着其他的形式内容, 如声音、画面,甚至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展现在眼前。
实验二
在尝试替换思维的实验中发现,个体替换侵入性思维比替换中立思维花费的时间更长。被试的自我报告显示,侵入性思维被认为更难以替换,并且在替换过程中侵入性思维的重复发生率更高,个体的情绪反应更大,整个过程的不适感更高。
也就是说,强行打断这个侵入性思维需要很大的努力,并且容易激起更多的反弹。
实验三
在年轻人与老年的对比试验中表明,尽管年轻人在侵入性思维的实际复发上没有差异,但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更容易控制侵入性思维。关于强迫形式的侵入性思维的实验中,老年人表现出比年轻人具有更稳定的积极影响,但在之后老年人还表现出更大的残余负面影响。
此外,老年人和年轻人似乎为与年龄相关的侵入性思维的复发赋予了意义。具体而言,老年人倾向于将侵入性思想的发生解释为认知能力下降的标志,但与年轻人相比,他们不太可能将侵入性思想视为道德沦丧的标志。
在不同年龄段的人处理侵入性思维的模式和方式有所区别,也倾向对其赋予不同的意义。
仪式(如反复清洗)
天马行空的想法
非理性的道德信仰(迷信或神奇的信仰)
总的来说,都是在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消除侵入性思维,然而就像我让你不要想粉色的大象一样,当我们越想要不这么想,反而我们越会这么想,这样的对抗往往会和侵入性思维组成一个新的问题循环。
Salkovskis(1985)提出了消极自我评价的观点,这种自我评价表现为对阻止侵入性思维实现的这件事情过于关注,是强迫发展的关键。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,即个人认为侵入性思维会产生负面的现实结果,认为自己对事件负有责任,并责怪自己无法抑制这些思维(Clark 2004)。
此外,在消极自我评价之下,Rachman(1998)提到了其他人的这种预期反应可能产生的影响:“如果人们发现我反复有不自然、危险和淫秽的冲动,他们也会断定我是怪胎、精神病患者或精神病患者。”此外,对他人的恐惧可能导致自我隐瞒的困扰,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或保持困扰。
在强迫症的研究中,有证据表明以下观点:强迫症患者将不想要的侵入性思维(UITs)视为重要的性格迹象(Clark & Claybourn,1997),并在经历侵入性思维时对自己做出负面推论(例如,我是怪异的,不道德的)。(Ferrier & Brewin 2005)。
实际上侵入性思想在普通人群中很普遍,但是强迫症患者的负面推论会导致其症状升级,继而导致他们发展出更典型的强迫症。
当每天的遭遇触发了对不愉快过去经历的回忆时,就会产生侵入性思维。人们控制侵入性思维的一种方法是直接抑制它们,从而消除不必要记忆的意识。这么做同时还有其他好处,具体来说,抑制一个不想要的想法会削弱相应的记忆痕迹,从而降低反复出现的想法入侵的可能性。此外,记忆抑制减轻了与不愉快的过去经历相关的情感电荷,抑制了厌恶性记忆的情感强度。这些记忆抑制的持久益处也是健康情绪调节的一部分。 (Harrington & Cairney ,2021)
而睡眠不足会损害记忆抑制的能力,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控制侵入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保障。
它的意义:它是我们的念头,但这只是我们脑海里闪过千万个念头中的一个,我们时时刻刻都会有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念头,但是念头始终只是念头,并不会在现实世界中直接就发生。
任其来去:承认它的存在,我们既不能阻止它的到来,也难以将其彻底驱赶出我们的脑袋,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与之相处。
关于它引发的焦虑:我们总是在焦虑上升的时候去打断这个焦虑,进而阻止了我们体验焦虑上升到满分,再慢慢下落的过程,导致我们对于这个焦虑下降是没有预期的。
换个话说,我们没有期待过焦虑主动下降,这使我们更加焦虑,进而又陷入了与之对抗的死循环中。因此,这里给出的建议是容许它的存在,体验直到它的离去的全过程。
英国的一个强迫症纪录片,展示在强迫症中的侵入性思维和应对方式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bangumi/play/ss20060/?from=search&seid=8990968781868870395
如果有兴趣了解更多具体可以参考该文章https://www.xinli001.com/info/100439499